导读:在各地“高歌猛进”布局装配式建筑的同时,仍存在投入成本高、社会认知低、发展掣肘多、市场秩序乱等问题,制约着装配式建筑,乃至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动画示意图
(装配式建筑动画示意图)

装配式建筑成本高?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早在1999年就开始了,上海作为全国最早推进装配式住宅试点的城市,第一个项目于2006年启动。不过,彼时装配式建筑成本高,市场积极性也低,发展的步伐一直很缓慢。

就成本而言,理论上,建造一幢房子所需的材料是相对固定的,仅以材料成本来比较,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来建造房子,成本也应是比较接近的。事实上,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却比传统建造方式要高得多。目前,上海的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每平方米的增量成本在350元至550元不等,而且预制装配率(预制构件体积或价值占全部构件体积或价值之比)越高,成本也会更高。

装配式建筑成本高的原因在哪?

一是工艺成本。装配式建筑技术难度更高,初期的研发投入,以及预制构件生产所需要的机械设备投入,都比较大,转嫁到构件成本上也就更高,除非装配式建筑的体量足够大,使得构件产量达到较大规模,才能摊薄成本。

二是物流成本。只有从工厂到施工地点的距离在100公里左右,物流成本才相对合适,若工厂离得太远就不划算了。此外,从目前的产业链结构来看,装配式建筑从规划、设计、生产、运输到施工,各个环节的衔接尚不是很顺畅,也平添了不少成本。

关于装配式建筑成本高的解析

以成本来做比较,是国内看待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的“惑”之一,开发商习惯直接拿装配式住宅的所有成本与传统建筑结构的成本对比。然而这样的对比是非常不科学的。装配式建筑(建造)的优势非常明显,因为:

  • 其一、采用预制件的装配式住宅的建造速度快;相对于工地现场手工作业,工业化制造方式能更好地保证质量,为后期装修节省资源和时间。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在于批量生产和组装,在大面积应用中优势更明显。
  • 此外,因为工业化生产,装配式住宅的工地现场的湿作业、噪音、粉尘显著减少,环境效应也不可估量。所以,装配式住宅的成本要根据具体项目综合测算,不能一概而论。

综合施策应对转型隐忧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建筑业转向新型工业化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亟须统筹规划发展,助力这一新兴产业科学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做的是:

  • 一是厘清社会认识,提高公众认可程度。在社会认知层面,建议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 二是进一步完善住宅产业化的标准制定、检查验收、优惠鼓励等方面政策。利用工业化的方式建造装配式建筑,重要的是要打造标准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只有标准体系建好后,才能具备快速复制的条件。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住宅产业化项目质量验收标准和部品部件检验标准,进一步落实鼓励政策,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以规模化经济降低生产成本。
  • 三是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解决交叉监管、监管盲点等问题。建筑业产业化转型使工厂成为的一部分,需对传统的监管模式和工作方法进行突破和延伸。目前行业现行管理体系涉及多个部门且“泾渭分明”,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业态,需避免“九龙治水”的问题。建议探索建立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监管体系,对建筑产品进行“一条龙”监管。
  • 四是做好统筹规划,防止一哄而上,形成新的产能过剩。要避免盲目跟风,坚决遏制混淆概念、产能过剩、行业良莠不齐无序竞争的苗头。给中小企业的建议是: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与资金实力,在某一细分领域围绕产品深耕细作,而不是都去建大型工厂,投入到大而全的全产业链生产中。

相关推荐Related recommendations